欢迎访问陕西渭华干部学院官网!
首页/ 学员天地 / 学员风采 / 正文

渭南市华州区“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处置”示范培训班

来源:陕西渭华干部学院 发布时间:2025-05-26 17:16 浏览次数:

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党委副书记 侯曼莉

转眼间,我们在干部学院的学习之旅即将画上句点,非常感谢组织提供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。首先,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员,向精心组织这次培训的区委区政府领导、向倾囊相授的各位专家老师、向默默付出的学院工作人员,致以最诚挚的感谢!谢谢你们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,让我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成长,在知识的浸润中蜕变。

回顾这三天的培训历程,课程安排紧凑、内容丰富,既有理论高度,又紧密贴合实际。老师们用鲜活的案例、扎实的理论,将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复杂知识,转化为通俗易懂、操作性强的“实战宝典”。从舆情监测预警的“千里眼”“顺风耳”,到突发事件处置的“六要素”,再到与媒体沟通的“巧言妙语”,每一堂课都让我如获至宝。特别是在情景模拟演练中,我们仿佛置身真实的“战场”,在“惊险”的舆情危机中,学会了冷静分析、快速反应、精准发声,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,让我对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处置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。

这次培训,不仅是知识的积累,更是思想的升华。我深刻感受到,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处置早已不是简单的“救火”工作,而是一场需要智慧、勇气和担当的“持久战”。作为乡镇干部,我们身处基层治理的第一线,是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纽带。每一次舆情的发生,每一起突发事件的处理,都关乎着群众的切身利益,关乎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。这让我更加明白,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,使命有多光荣。

通过学习,我收获满满。收获了系统的理论知识,让我对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处置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方法;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,让我在面对复杂局面时更有底气和信心;在这次培训中,有一些老师是我在学生时期校园里见过的面孔,如今我这个学生也投身基层一线,更让我明白了传承的意义。

培训的结束,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回到工作岗位后,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,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。一是当好“瞭望员”,建立健全乡镇舆情监测机制,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,及时发现潜在的舆情风险,做到早发现、早研判、早处置;二是做好“排头兵”,完善乡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加强应急演练,提升乡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,确保在危机来临时能够快速反应、科学处置;三是架好“连心桥”,主动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,倾听群众心声,回应群众关切,用真诚和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;四是树好“风向标”,创新宣传方式方法,利用新媒体平台讲好乡镇故事,传播基层正能量,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。

渭南市华州区育英小学 李玮

校园是守护孩子成长的净土,每一次安全事件都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弦。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,我深知校园安全与舆情处置责任重于泰山。此次“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处置”培训班,犹如一场及时雨,为我们送来化解危机的“金钥匙”,在此衷心感谢区委区政府和渭华干部学院的精心安排!

在日常学校管理工作中,虽说学校未出现过大的突发事件,但对于校园里发生的学生之间的冲突、学生意外受伤等问题,面对家长的质疑、不理解时,我们常常由于缺乏系统的应对策略和经验,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,担心处置不当导致产生舆情,给学校的声誉和正常教学秩序带来影响。这不仅让我感到压力巨大,也深刻认识到提升自身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紧迫性。

通过三天的学习,我深刻认识到:舆情与突发事件处置不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责任意识、政治素养和管理智慧的综合考验。雷晓康老师的应急处置框架、黄蓉老师的新媒体实战策略以及关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课程,老师们从理论剖析到实战模拟,从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到新媒体传播规律,全方位、多层次地为我们传授了科学方法。我总结三大核心收获:一是建立“预防—响应—处置”思维,学会将风险预判和舆情监测前置;二是掌握了新媒体时代的沟通艺术,既要“发声及时”,更要“回应精准”;三是强化了党性修养,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必须以人民为中心,严守纪律底线,用担当化解危机。我们只有将“主动防范、科学应对、为民服务”的理念贯穿始终,才能筑牢校园安全防线。回到工作岗位后,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落实培训成果:

一是织密风险预警网。建立“班级—年级—学校”三级舆情监测机制,班主任每日收集班级动态,年级组每周汇总风险台账,学校每周不定期进行动态排查,查找风险点,排除风险隐患。学校成立网络监测检测小组,对校园安全、教学管理等敏感话题实时监控,做到早发现、早研判、早介入。

二是完善应急处置体系。修订《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》,细化学生伤害、食品安全、网络舆情等场景的处置流程,明确各环节责任人。同时,每月开展1次全流程实战演练,提升团队协作能力。

三是打造家校沟通渠道。通过家长开放日、家长会、食堂监督委员会、家委会等多方式、多途径,定期邀请家长代表参与校园管理,从源头减少误解。设立“投诉信箱”和投诉电话,确保家长诉求“件件有记录、事事有反馈”。

四是强化全员能力培训。将舆情与突发事件处置纳入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,通过专题培训,重点提升教师的沟通话术、信息发布规范和情绪疏导技巧。针对新入职教师,实行“老带新”跟岗学习,确保人人掌握应急处置基本技能。

五是守牢纪律与责任底线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定期开展廉政风险排查,坚决杜绝因师德师风问题引发舆情。主动接受师生、家长监督,以严实作风赢得社会信任。

六是构建长效反思机制。每季度召开舆情分析会,复盘典型案例,提炼经验教训;开展“风险隐患诊断”,动态优化应急预案,使校园安全真正做到“源头预防”,而不是“事后补救”。

教育无小事,事事连民心。未来,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,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守护校园平安的实际行动,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贡献力量!

网络编辑:陕西渭华干部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