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陕西渭华干部学院官网!
首页/ 科研成果 / 优秀论文 / 正文

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红色文化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策略

来源:重庆科技报 发布时间:2025-11-07 16:00 浏览次数:

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红色文化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策略

李欢 卫盈利 张鸿 曹思狮

当前,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,机遇与挑战并存。新时代对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、实践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。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、建设、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,是干部教育培训的生动教材和重要资源。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干部教育培训,对于坚定干部理想信念、增强党性修养、提升履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。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红色文化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策略。

一、构建系统化、时代化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

一是聚焦改革核心议题,推动内容精准化、结构化。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,深入挖掘红色历史资源,系统梳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应对挑战、推动变革的典型案例,提炼实事求是、解放思想、锐意创新等核心价值,形成主题鲜明、逻辑清晰的教学模块。二是整合红色文化资源,打造特色教育路线。根据党员干部学习需求,系统整合红色文化资源,优化资源配置,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通过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,提升学习效果。三是创新教学载体与方法,增强育人实效。依托延安、西柏坡等革命圣地,深圳、浦东等改革前沿,以及焦裕禄、谷文昌等英模纪念地,设计沉浸式教学路线,推动“带着问题去、循着足迹学、联系实际悟”,实现情感共鸣与价值内化。四是建立科学评估与动态优化机制。构建涵盖知识获取、价值认同、能力提升、行为转化等维度的评价体系,运用问卷、访谈、实绩追踪等方式评估效果,实现教学过程的持续优化。

二、强化基于红色情境的“改革攻坚能力”实训

一是复刻历史场景,锤炼战略决策能力。通过沉浸式模拟训练,让学员在高度还原的历史环境中开展形势分析、权衡决策,增强在改革深水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。二是剖析斗争案例,增强风险防范本领。选取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应对风险挑战的典型案例,深入分析风险识别与化解策略,提升学员见微知著、敢于斗争、善于斗争的能力。三是设置“攻坚克难”任务,推动创新突破。围绕改革重点难点问题,借鉴红色历史中的创新做法,设计实践性强、挑战度高的学习任务,鼓励学员打破思维定式,提出创新解决方案。

三、深化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群众路线实践机制

一是强化“初心使命”体验,站稳人民立场。通过“半条被子”“最后一碗米”等红色故事,结合深入基层、同吃同住同劳动等实践,引导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。二是建立“问计于民”常态化机制,汲取群众智慧。推动学员带着改革课题深入群众,通过蹲点调研、民情恳谈等方式,广泛听取意见,将基层经验转化为改革智慧。三是搭建服务群众实践平台,检验改革成效。将参与社区治理、乡村振兴、矛盾调解等作为实践教学和考核内容,推动学员在服务群众中锤炼作风、检验能力、提升实效。

四、发挥红色纪律教育的刚性约束与正向激励作用

一是用好红色纪律资源,筑牢思想防线。深入挖掘革命战争时期严明纪律、惩治腐败的典型案例,增强干部的纪律意识和敬畏之心,自觉抵制改革过程中的诱惑和“围猎”。二是强化红色文化与党纪法规联动。明确改革中的纪律要求,加强对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,确保改革在纪律和法治框架内推进。三是弘扬红色英模奉献精神,激发担当作为。宣传革命先烈和改革先锋的感人事迹,树立正确政绩观,将学习教育与考核任用结合,形成重实干、重担当的鲜明导向。四是构建常态化纪律教育机制。将纪律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,在关键节点强化纪律意识,建立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和闭环管理的考核机制,确保教育实效。

五、推动红色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智慧赋能

一是建设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平台。整合全国红色资源,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打造集史料、课程、展馆、体验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,实现精准检索、智能推送和沉浸学习。二是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。依托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,构建传播矩阵,利用短视频、虚拟现实、元宇宙等技术,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与覆盖面。三是提升教师数字化能力。加强专职教师培训,扩充兼职教师队伍,推动技术与内容融合,确保红色教育在数字化进程中既保持真实性,又增强时代感。

综上,这五条路径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相互支撑、有机统一的整体。通过系统化教育体系、情境化能力实训、群众路线实践、纪律教育强化和数字化转型,最终目标是锻造一支政治过硬、适应新时代要求、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,为在更高起点、更高层次、更高目标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
(作者单位:陕西渭华干部学院)

作者单位:陕西渭华干部学院

网络编辑:陕西渭华干部学院